柴庄土陶:寿光侯镇西柴村特产--柴庄土陶,柴庄罐子盆

产地宝 m.chandibao.com 阅读:

柴庄土陶:寿光侯镇西柴村特产--柴庄土陶,柴庄罐子盆,产地宝        寿光产地宝:柴庄土陶,寿光侯镇西柴村特产--柴庄土陶,柴庄罐子盆。 柴庄土陶 柴庄土陶制作历史悠久,从寿光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代表作蛋壳陶杯“黑如漆,硬如瓷,击如磬,明如镜,薄如蛋壳”。为原始社会末期制陶工艺高度发达的产物,早于秦砖汉瓦。柴庄土陶制作用土取自下口一带,为河床沉积红毛土,质地细腻无杂,土陶产品为盆、罐、瓮、缸,古建筑饰品等,样式型号各异。

       烧制方法以小立窑柴草烧制,等产品烧成后,从窑顶以水封窑,窑火对器物表面进行碳化,成品表面光滑,品质优良。

       侯镇西柴村,离市区有50分钟的车程,一个有着600余年制陶历史的名村,曾盛产青砖瓦,明永乐三年(1405年)始从村西北五里外取红褐黏土,烧制盆罐,并以“柴庄罐子盆”闻名县内外。

       踏进这方厚重的土地,一座座敞着的废弃土窑,诉说着柴庄土陶昔日的辉煌,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土陶残片,让数百年的制陶艺术可触可感。

       所有这些奇迹的发生,都离不开一个在西柴村被称为“轮屋”的地方,这种特制的制坯房坐落在村庄的南头,之所以称之为“特制”,是因为,这些外观看起来像传统农村平房的屋子,有着许多特别的构造:比如,轮屋的高度要比住房矮一米,这样能避免屋内通风条件过好,防止陶器干燥过快增加干裂几率;比如,轮屋内墙壁上涂有一层厚厚的泥巴,这样能够改善室内温度和水分,从而调节陶器的干燥速度;

        再比如,轮屋外侧朝阳的一面建有一排斜坡,这样方便陶器多角度晾晒……若干年来,西柴庄村一代又一代的陶工,就是在这个地方,既分工、又合作,完成了所有的制坯工艺。

        柴庄土陶最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近600户村民中,有80户200多人从事土陶制作,产品大致分为盆、罐、瓮、缸和古建筑装饰物五大类,其式样大小型号繁多,尽管难以运输,却也远销河北、山西、杭州、南京等地方,以陶瓷闻名的淄博也有顾客前来订购,这个村庄因“陶”而车水马龙。

        然而,这种鼎盛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众多改变,储存物品的习惯也因此改变,漂亮的瓷盅、瓷碗以及塑料制品抢占了土陶制品的市场,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柴庄罐子的销量几乎为零,正因如此,众多的土陶世家开始转行,时至今日,仅有5户人家依然在从事罐子盆制作,曾热闹喧嚣的轮屋也变身为养殖场、作坊,亦或直接被废弃。

产地宝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