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地湾萝卜:武汉市黄陂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汉黄陂脉地湾萝卜

产地宝 m.chandibao.com 阅读:

脉地湾萝卜:武汉市黄陂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汉黄陂脉地湾萝卜,产地宝湖北省武汉黄陂产地宝:黄陂脉地湾萝卜,武汉市黄陂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武汉黄陂脉地湾萝卜。脉地湾萝卜,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黄陂县志记载,脉地湾萝卜从明朝开始被列为皇室贡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较其他萝卜充足得多。

即使是在今天的黄陂,要吃上这种萝卜也得找上点关系,因为它除了供应少数餐馆,就只销往周边乡镇的少数单位。   

脉地湾萝卜产自长岭街道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目前种植面积50亩,年产量15万公斤。奇特的是,这种萝卜不论外形和口味,都和一般萝卜差别较大,被当地人当作蔬菜中的贵族,价格是一般萝卜的数倍。

老汉口的一些街巷里流传着一句话“脉地湾的萝卜上了街,汉口的药铺无买卖”。

元代中期,当地就开始种植萝卜。独特的山间小环境、特殊的土壤、清亮的山泉水,没有工业污染,施用农家肥,这种有机的种植方式,使这里的萝卜在水分和糖分上要优于普通萝卜,被人视为蔬菜中的贵族,明朝曾作为贡品上送皇室。  

脉地湾萝卜中的“扇子白”,与韩国萝卜中的两个品种汉白玉、特新白玉春,做过一个营养成分比对测定。

结果显示:“扇子白”在可溶性糖、维生素C、粗蛋白等方面明显占优。这说明脉地湾萝卜更有营养。                                                              

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道七房湾村脉地湾萝卜的产地,七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三个村子,品质最好的栽种“核心区”共约300亩土地,亩产1500公斤左右,总产量有限,集中上市时间只有50天左右,这都限制了它的客源扩大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因产量稀少,至今养在深闺少为人知。

脉地湾,黄陂北片低矮山区中的一个自然村湾,它左靠木兰云雾山,右依院基寺水库,紧靠木兰八景和锦里沟,大余湾。

小山岗前后包绕,形如一个被挤扁的小盆地。

一条小溪,从云雾山的主峰矿山南侧发源,蜿蜒横贯村子。

当地先民们在小溪两侧用石块修砌出一块块小田。          

民间传说:
民间相传明中期孝宗皇帝朱佑樘生母怀孕时被奸人下药,导致他先天元气不畅,身体很差,太医开药要常用人参顺气,孝宗皇帝曰皆是民脂民膏,不忍食,坚拒之。

后来,封到湖北的兴王朱佑杬进献了有“土人参”之称的黄陂脉地湾萝卜,孝宗皇帝食用后元气顺畅,身体大好。明朝崇祯初年,吏部左侍郎徐光启来方家潭考察蔬菜种植时,曾参观过此处的萝卜种植。

清代,随着湾东不远方家潭古镇商贸经济的发展和黄陂脉地湾萝卜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如康熙年间的大学士李光地就喜欢吃生萝卜,而其好友周培公是湖北人,送给他黄陂脉地湾萝卜后,李光地大喜,时常“冬夜秉烛摊书,断生萝卜满置大盂,每精诣深思时,辄停笔尝之,尽盂乃寝。”

咸丰同治年间,有人在镇西河边专门租出近半亩大的一块空地,用于腊月时买卖黄陂脉地湾、七房湾等周边村湾的萝卜,黄陂脉地湾等湾的萝卜销往汉口等地后,部分又转销到外地外省。

产地宝微信号